刘建明:重新寻找鲜活的状态,让肉身保持敏感
作者丨刘建明
作品丨刘建明
设计丨张涵
收藏咨询:358364413(微信号)
距离上一次采访刘建明已过了4年。4年前在成都举办的首次个展,对他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刘建明从2011年起将主要研究内容转向到社会景观上,这至今仍是他创作的主要范畴,4年前,他曾说:“这些事物能够触动我,让我有表达的冲动。”当时展览的作品,大部分就出自“造景”和“墙上的风景”两个系列。“基于对当下现实景观的感受与思考,我进一步探究了视觉表象背后承载的问题,试图摒弃之前作品中过于怡情的画面营造,隐去了一些多余元素,避免陷入一种浅表化的无效表达,尽量使其更接近问题本身。”刘建明的作品在创作内容上偏向具有较强公共性的景观或事物。
丨《封面姿势》 纸本综合材料 14cm x21cm 2020年
刘建明表示:在时代语境复杂的今天,艺术(绘画)如何持续下去是个严肃的问题,实践过程与结果如何能够更贴近或提示现实语境,以及今天的“艺术”还是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认为,或者说绘画在今天面临的内外部问题是什么,这些叠加的追问,是我艺术实践的动力。我所有的实践方式与路径都是围绕这些问题展开,那么这些作品既是针对这些问题思考的过程显现,同时也是阶段性的探索结果。在绘画语言上对抗自身艺术创作中的惯性,重新寻找一种鲜活的状态,让自己回到真实的处境中,使自身的实践真正流动起来,避免自我固化与满足,让自己肉身保持敏感状态。
丨《盗火者》 纸本综合材料 14cm x21cm 2020年
刘建明是个内敛安静的人,有时又有较强的表达欲。艺术家李强认为,刘建明始终将个人创作的关注点聚焦在一些带有历史背景的场域中,画风以细腻、写实的语言见长,营造出一种厚重、富有质感的画面效果。艺术家陈树中表示,刘建明在研究生阶段的作品就已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熟悉他的画远胜于他的人、他的名字。建明平时说话不多,不张扬,但作品深沉、有观念性。艺术家张奇开觉得,刘建明努力在二维平面上竭力建造一个有纵深感的维度,那些具有镌刻印迹的石雕是他的作品一以贯之的重要符号。川美油画系副教授刘晓曦认为,刘建明的作品绘画感强,对历史题材的关注,传达出年轻人少有的历史观。
创作自述
丨刘建明 《墙上的风景NO.11》 布面油画 40cm x 50cm 2016年
丨刘建明 《墙上的风景NO.4》 布面油画 60cm x 80cm 2016年
《墙上的风景NO.4、NO.11》这两件作品我用特殊的方法把油画颜料像3D打印一样堆叠起,把我们在城市建筑上经常所见的空调外机作为我画面的主角,这样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物品,虽然很常见,但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人们既离不开它,但又不想靠近它,所以我想用艺术(绘画)的名义让我们有理由去触碰去拥抱。
丨刘建明 《造景NO.11》 布面油画 100cm x 40cm 2017年
《造景NO.11》是“造景”系列作品中最后一件,用了不大的尺幅描绘了一个较大的场面。画面中的场景来源于我老家的一个石材加工厂,画面中有大量各种形状的板状物,经过加工后,有些是半成品,有些则是废料。这些原本的自然物在工人加工并随意堆叠后,当我置身其中,整个现场带给我强烈的废墟感,并充满了危险的气息,这让我想要用绘画的方式去表达现场带给我的一些感受及思考。
丨刘建明 《祥瑞》 布面油画 160cm x 200cm 2018年
《祥瑞》这件作品中两只鹅的原型是来源于重庆观音桥步行街,这里有座喷泉景观,在喷泉的后面有两只鹅的雕塑,看上去很生动,但结合周边环境看,又会觉得很突兀,也很陌生,但这种矛盾的感受确是很鲜活,为了能较为准确的表达我当时的状态,我再把两只鹅挪到画面上时,我就把鹅放到一个没有场景的画面中,同时画了一个黑色的圆形,类似日食或月食的征兆,使画面整体氛围尽量接近我当时的心境。
丨刘建明 《人生果》 布面油画 60cm x 70cm 2019年
《人生果》这件作品是我重回儿时游玩的公园里得到的启发,这座公园名为“庆丰公园”,这个名字很有年代感,和人民公园有的一比。在公园入口不远处有个游玩项目叫花果山,里面有西游记里师徒几人的模型,在假山的背后放置了一个巨大的仙桃。仙桃在西游记里和人生果有一样的功效,但由于我觉得“人生果”这个名字更厉害,也好像更加饱含深意。自己也向往拥有一颗神奇的人生果,怎么办呢,思考良久,只能自己画一个,完成后顿时感觉自己的人生变得不一般。
丨刘建明 《一锤定音》 布面油画 60cm x 40cm 2019年
丨刘建明 《无法自拔》 布面油画 50cm x 20cm 2019年
《一锤定音》《无法自拔》这两件作品是我对日常事物的思辨及某种思维惯性的反思。我选择从最常见的生产工具着手,挖掘它们不为我们平常所见的一面,暂时抛弃它们工具性的一面,最大程度的去激发它们作为一种造型本身的审美性。
丨《招牌动作NO.2》 纸本油画棒 26cm x 26cm 2020年
丨《招牌动作NO.4》 纸本油画棒 26cm x 26cm 2020年
丨《招牌动作NO.6》 纸本油画棒 26cm x 26cm2020年
丨《招牌动作NO.9》纸本油画棒 26cm x 26cm 2020年
丨《招牌动作NO.13》 纸本油画棒 26cm x 26cm 2020年
丨《招牌动作NO.16》 纸本油画棒 26cm x 26cm 2020年
丨《招牌动作NO.17》 纸本油画棒 26cm x 26cm 2020年
丨《招牌动作NO.19》 纸本油画棒 26cm x 26cm 2020年
丨《招牌动作NO.25》 纸本油画棒 26cm x 26cm 2020年
《招牌动作》系列作品是我对太极拳的再演绎,让自己从其习惯性概念或理解中解放出来,结合“年轻人不讲武德”的当下语境,试图用艺术(绘画)的方式剖析自己的艺德如何。
丨《家庭生活指南NO.2》 纸本综合材料 14cm x21cm 2020年
丨《家庭生活指南NO.3》 纸本综合材料 14cm x21cm 2020年
丨《家庭生活指南NO.4》 纸本综合材料 14cm x21cm 2020年
丨《家庭生活指南NO.5》 纸本综合材料 14cm x21cm 2020年
《家庭生活指南》系列作品是我偶然在旧书摊看到一本杂志的名称,我就直接沿用了过来。
这系列作品没有太多复杂的想法,就是看到了这个名称想到了现代人的家庭生活状态,可能是因为缺少了这么一份指南,所以导致现代生活问题百出。今天谁能重新给一份指南,帮助大家适应现代生活。我显然是没有更有效的办法,只能用绘画的方式让自己暂且平静。
个人简历
刘建明,男,1989年出生于江西省上饶市
2015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获艺术学硕士学位
2011年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
2015--2016年度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
2018年新星星艺术奖海外(荷兰阿姆斯特丹)驻留计划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油画学会会员
个展
2016年 人造风景 岁月艺术馆 成都 中国
2020年 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BananaArtSpace 南京 中国
参展或获奖情况
2020年辟新·更生——川美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回顾展(2013-2020)
2019年获新星星艺术奖十周年青年艺术奖 南京 中国
2019年江南如画-中国油画作品展 苏州美术馆 苏州 中国
2019年重庆市第七届美展暨第十三届全国美展选送展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重庆 中国
2018 年高原·高原——第七届中国西部美术展油画雕塑年度展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西安 中国
2018 年记忆的三角洲 SVB艺术空间 荷兰国家社保银行 荷兰
2017年悦色青黄——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赴芝加哥邀请展 有润美术馆 芝加哥浮世画廊 美国
2017年“寄生”艺术家邀请展 圈子艺术中心 深圳 中国
2016年与手稿对话-关于绘画的隐秘之魅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上海 中国
2016年 第七届新星星艺术节 彩虹盒子美术馆 郑州 中国
2016年 “萧条与供给”第三届南京国际美术作品主题展单元 百家湖美术馆 南京 中国
2016年 在路上--四川美术学院四人作品展 CAEA美术馆 重庆 中国
2016年 五月混艺术家群展 iSGO Gallery 上海 中国
2016年 约翰·莫尔(中国)绘画大奖赛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上海 中国
2015年 第六届新星星艺术节 西安美术馆 西安 中国
2015年 Inter-Youth国际高等艺术学院青年绘画展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杭州 中国
2015年 “学院本色”美院在校生创作展获提名奖 中央美院美术馆 北京 中国
2015年 获昌新艺术奖学金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北京 中国
2015年 “美丽新丝路·翰墨定西行”全国中国画、油画作品展并获优秀奖 定西市美术馆 定西 中国
2014年 客寓观景--四川美术学院青年驻留艺术家与研究生优秀作品展 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 上海 中国
2014年 “境域--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重庆长江汇当代美术馆 重庆 中国
2014年 第八届中国西部大地情油画,中国画作品展并获优秀奖 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北京 中国
2014年 参加江西省第八届青年美术作品展获三等奖 江西省艺术中心 南昌 中国
2014年 重庆市第五届美术作品展 重庆美术馆 重庆 中国
2013年 第二届全国中青年油画作品展 深圳大芬美术馆 深圳 中国
2013年 西部首届新生代油画作品展 嘉陵江美术馆 南充 中国
2013年 中国·学院青年艺术作品展 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深圳 中国
2012年 第二届造型艺术新人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往期精彩推荐
追梦行动-成都青年音乐孵化计划正式启幕
四川大剧院VS锦城艺术宫|建筑师郑勇:更好的那一笔
二十四伎乐·古画复活计划丨伎乐少女破圈记
共收近150件作品的《赵叔孺篆书选》
徐冰:成为徐冰
遗珠重现:颜真卿书八关斋会报德记
红了四百年的《牡丹亭》,缘何令人“一往情深”?
从叙事的挣扎中涅槃,刘可抽象艺术展即将在成都开幕